盆底肌松弛主要表現為下腹部墜脹感或陰道異物感。盆底肌松弛是盆底肌肉群張力減弱導致的功能障礙,常見于產后女性、中老年人群及長期腹壓增高者。
早期癥狀為長時間站立或咳嗽后出現輕微漏尿,可能伴有下腹隱痛。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在打噴嚏、大笑或提重物時會出現不自主漏尿,嚴重者甚至行走時也有尿液滲出。部分患者會感到陰道口有腫物脫出,平臥時可自行回納。
盆底肌松弛通常與妊娠分娩、慢性便秘、長期重體力勞動等因素有關。妊娠期激素變化和胎兒壓迫會削弱盆底肌力量,陰道分娩可能直接損傷肌肉和神經。長期腹壓增高如慢性咳嗽、肥胖也會加速盆底結構松弛。
輕度松弛可通過凱格爾運動改善,每天進行3組收縮肛門和陰道的鍛煉,每組持續10秒。中度癥狀建議結合陰道啞鈴訓練,逐步增加負重以增強肌力。生物反饋治療能幫助患者準確掌握收縮技巧。重度脫垂需考慮手術治療,如陰道前后壁修補術、骶棘韌帶固定術等。
超過40歲女性建議每年進行盆底功能評估。出現持續性漏尿或器官脫出感時,應及時到婦科或泌尿外科就診。預防措施包括控制體重、避免長期便秘、產后及時進行盆底康復訓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