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盤出血屬于產科急癥,需立即就醫處理。前置胎盤出血的處理方式主要有絕對臥床休息、抑制宮縮藥物應用、糾正貧血及緊急剖宮產手術。
前置胎盤出血可能與胎盤附著位置異常、子宮下段肌層薄弱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無痛性陰道流血、反復出血等癥狀。胎盤完全覆蓋宮頸內口時出血風險更高,妊娠晚期子宮下段拉伸可能導致胎盤剝離出血。出血量多時可能伴隨面色蒼白、心率加快等休克表現。
絕對臥床休息是前置胎盤出血的基礎處理措施,建議左側臥位減少子宮壓迫。避免增加腹壓的動作如咳嗽、排便用力。抑制宮縮可選用鹽酸利托君、阿托西班等藥物,降低子宮張力減少出血。血紅蛋白低于70克/升需輸血糾正貧血,維持血容量穩定。
妊娠34周后發生大出血或反復出血時,需行緊急剖宮產終止妊娠。完全性前置胎盤多選擇古典式剖宮產術,部分性前置胎盤可采用子宮下段橫切口。術前需備足紅細胞懸液,新生兒科醫生需到場參與搶救。術后注意觀察子宮收縮情況及陰道流血量。
前置胎盤出血孕婦建議轉診至三級醫院救治。出血期間需持續監測胎心變化,記錄出血量及生命體征。禁止進行陰道檢查或肛門檢查,避免刺激宮頸加重出血。妊娠28周后出現無痛性陰道流血需高度警惕前置胎盤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