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可能由細菌感染、外傷、血液循環障礙、免疫功能低下、鄰近組織感染擴散等原因引起。骨髓炎是骨骼的感染性疾病,通常表現為局部紅腫熱痛、發熱、活動受限等癥狀。
1、細菌感染
細菌感染是骨髓炎最常見的原因,金黃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見的致病菌。細菌可通過血液循環從身體其他部位感染灶播散至骨骼,也可通過開放性傷口直接侵入骨骼。細菌在骨骼內繁殖會導致骨質破壞、膿腫形成,引發劇烈疼痛和全身炎癥反應。治療需使用敏感抗生素,必要時手術清創。
2、外傷
開放性骨折、穿透傷等外傷可直接破壞骨骼完整性,使細菌更容易侵入骨髓腔。嚴重外傷還可能導致局部血液循環障礙,降低骨骼抗感染能力。外傷后骨髓炎多發生在傷后數周內,表現為傷口不愈合并出現膿性分泌物。預防關鍵在于徹底清創和合理使用抗生素。
3、血液循環障礙
糖尿病、動脈硬化等疾病會導致肢體遠端血液循環不良,輕微外傷即可引發難以愈合的潰瘍,細菌可經潰瘍侵入骨骼。這類骨髓炎進展緩慢但治療困難,需要改善血液循環同時控制感染。長期臥床患者也易發生壓迫部位骨髓炎。
4、免疫功能低下
艾滋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化療等情況下,機體抵抗力下降,平時不致病的弱毒力細菌也可能引發骨髓炎。這類患者癥狀可能不典型但感染容易擴散,需加強支持治療并延長抗生素療程。定期監測免疫功能很重要。
5、鄰近組織感染擴散
牙周炎、中耳炎、鼻竇炎等鄰近骨骼的感染灶可直接侵蝕骨質引發骨髓炎。兒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多由這類感染灶經血行播散所致。早期控制原發感染灶可有效預防骨髓炎發生。影像學檢查有助于確定感染范圍。
骨髓炎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患肢負重,保證充足營養攝入特別是優質蛋白和維生素C。急性期可局部冷敷減輕疼痛腫脹,慢性期可適當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嚴格遵醫囑完成抗生素療程,定期復查炎癥指標和影像學。戒煙限酒,控制基礎疾病如糖尿病??祻推谠卺t生指導下進行循序漸進的功能鍛煉,防止關節僵硬和肌肉萎縮。出現發熱、疼痛加重等情況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