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急性胃腸炎的藥物主要有蒙脫石散、口服補液鹽、諾氟沙星、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小檗堿等。急性胃腸炎通常由病毒或細菌感染、飲食不當等因素引起,表現為腹瀉、腹痛、嘔吐等癥狀,需根據病因選擇藥物。
1、蒙脫石散
蒙脫石散是一種吸附性止瀉藥,能夠覆蓋消化道黏膜,吸附病原體和毒素,減輕腹瀉癥狀。該藥對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腸炎均適用,尤其適合兒童和老年人使用后無明顯副作用。服藥期間需注意與其他藥物間隔兩小時,避免影響藥效。
2、口服補液鹽
口服補液鹽可補充腹瀉嘔吐導致的水分和電解質丟失,預防脫水。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低滲配方能快速糾正輕度脫水,適合各年齡段患者。沖泡時需嚴格按比例配比,少量多次服用效果更佳。嚴重脫水者需靜脈補液。
3、諾氟沙星
諾氟沙星是喹諾酮類抗菌藥,適用于細菌性胃腸炎,能有效抑制志賀菌、沙門菌等致病菌。該藥可能影響軟骨發育,孕婦、哺乳期婦女及18歲以下患者禁用。用藥期間可能出現惡心、頭痛等不良反應,需避免與含鋁鎂制劑同服。
4、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
該藥含長型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等益生菌,能調節腸道菌群平衡,緩解抗生素相關腹瀉。對病毒性胃腸炎或抗生素治療后腸道功能紊亂效果顯著。需用溫水沖服避免高溫破壞活性,不宜與抗菌藥物同時服用。
5、小檗堿
小檗堿是從黃連中提取的生物堿,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對大腸桿菌等引起的腹瀉有效。可能出現輕微胃腸道反應,溶血性貧血患者禁用。傳統中藥制劑需辨證使用,建議在中醫師指導下配合其他藥物聯合治療。
急性胃腸炎患者除藥物治療外,發病初期應禁食4-6小時使胃腸休息,之后逐步過渡到清淡流質飲食如米湯、藕粉。避免油膩、生冷及高纖維食物,少量多餐減輕胃腸負擔。注意腹部保暖,腹瀉嚴重時可用熱水袋熱敷。保持充足水分攝入,每日飲水不少于2000毫升。癥狀持續超過3天或出現高熱、血便、意識模糊等需立即就醫。恢復期可適當補充含益生菌的酸奶幫助重建腸道微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