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疼痛可選用非甾體抗炎藥、肌松藥或局部注射治療,常用藥物包括布洛芬、塞來昔布和鹽酸乙哌立松。疼痛控制需結合病因與病程階段,藥物選擇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1、非甾體抗炎藥:
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炎癥性疼痛,適用于肩關節周圍軟組織急性炎癥期。需注意胃腸道副作用,長期使用可能增加心血管風險,建議短期按需服用。
2、COX-2抑制劑:
塞來昔布作為選擇性環氧酶抑制劑,在緩解肩周炎疼痛同時降低胃腸道刺激風險,適合有胃病史的患者。用藥期間需監測腎功能,避免與其他抗炎藥聯用。
3、肌松藥物:
鹽酸乙哌立松可緩解肩周炎繼發的肌肉痙攣,改善關節活動受限。可能出現嗜睡等副作用,建議夜間服用,避免駕駛或操作機械。
4、局部注射治療:
糖皮質激素聯合局麻藥的關節腔注射能快速緩解嚴重疼痛,適用于粘連期。需嚴格無菌操作,每年不超過3-4次,避免肌腱脆性增加。
5、輔助用藥:
維生素B12營養神經藥物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氨基葡萄糖有助于軟骨修復。這類藥物起效較慢,需連續使用4-8周方能顯效。
肩周炎藥物止痛需配合康復鍛煉,建議進行鐘擺運動、爬墻訓練等被動活動,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鐘。飲食可增加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魚、亞麻籽,減少高糖高脂食物攝入。疼痛持續2周無緩解或出現夜間痛醒、上肢麻木時需及時復診,排除頸椎病或肩袖損傷等疾病。冬季注意肩部保暖,睡眠時避免患側受壓,可選擇仰臥位并在膝下墊枕保持脊柱中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