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常子宮出血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藥物治療、手術治療、激素治療、中醫調理等方式治療。異常子宮出血通常由內分泌失調、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礙、子宮內膜癌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長期精神緊張或過度節食可能導致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紊亂。保持規律作息,每日保證7-8小時睡眠;每周進行3-5次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飲食增加菠菜、牛肉等含鐵食物,避免生冷辛辣刺激。
2、藥物治療: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可緩解疼痛,氨甲環酸用于止血,短效避孕藥調節周期。藥物治療需持續3-6個月,用藥期間每月監測肝腎功能,避免與抗凝藥物聯用。
3、手術治療:宮腔鏡下子宮內膜切除術適用于藥物治療無效者,子宮動脈栓塞術用于肌瘤引起的出血。術后需臥床24小時,1個月內禁止盆浴和性生活,3個月后復查超聲。
4、激素治療:孕激素補充適用于黃體功能不足,GnRH-a可抑制卵巢功能。治療期間可能出現潮熱、骨質疏松,需配合鈣劑補充,療程不超過6個月。
5、中醫調理:氣血兩虛型可用歸脾湯,血熱妄行型適用清熱固經湯。針灸選取三陰交、血海等穴位,每周3次,配合艾灸關元穴,連續治療2個月經周期。
日常飲食可多攝入黑木耳、豬肝等補血食材,經期避免劇烈運動。建立月經日記記錄出血模式,選擇棉質透氣衛生用品,每2-3小時更換。40歲以上患者建議每年進行婦科檢查和超聲篩查,出血量超過80ml/周期或持續超過7天需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