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藥效果因癥狀類型而異,常用藥物包括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氯雷他定、偽麻黃堿、右美沙芬等。
1、解熱鎮痛類:
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適用于發熱或頭痛癥狀。布洛芬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體溫,對乙酰氨基酚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緩解疼痛。兩者均需避免空腹服用,肝功能異常者慎用對乙酰氨基酚。
2、抗組胺類:
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可緩解打噴嚏、流涕等過敏癥狀。這類藥物通過阻斷H1受體減輕黏膜充血,可能引起嗜睡副作用。第二代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嗜睡反應較輕。
3、減充血劑:
偽麻黃堿能收縮鼻腔血管改善鼻塞,但高血壓患者需慎用。該成分可能升高血壓,連續使用不超過7天??膳c抗組胺藥聯用增強效果。
4、鎮咳祛痰類:
右美沙芬抑制延髓咳嗽中樞,適用于干咳癥狀。愈創甘油醚促進痰液稀釋,用于有痰咳嗽。兩者不宜與中樞抑制劑同服,痰多者慎用強力鎮咳藥。
5、復方制劑:
酚麻美敏片等復方藥含多種成分,需根據主要癥狀選擇。含解熱鎮痛+抗組胺+減充血劑的組合可綜合緩解癥狀,但需注意避免同類藥物重復使用。
感冒期間建議每日飲用1.5升溫水,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橙子等水果,保持7-8小時睡眠。輕度癥狀可通過生姜紅糖水、淡鹽水漱口等家庭護理緩解。若持續高熱超過3天或出現胸悶、膿痰等癥狀需及時就醫,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兒童、孕婦及慢性病患者用藥前應咨詢醫師,服藥期間禁止飲酒或駕駛機動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