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脂瘤可能引發中耳炎、腦膜炎、面神經麻痹、聽力喪失、顱內膿腫等疾病。膽脂瘤是表皮樣囊腫在耳部的特殊類型,其生長可能破壞周圍骨質并導致繼發感染。
1、中耳炎
膽脂瘤常繼發化膿性中耳炎,瘤體壓迫和角質堆積可阻塞咽鼓管,造成鼓室負壓及細菌滋生。典型癥狀包括耳痛、耳道流膿、鼓膜穿孔,可能伴隨低熱。治療需手術清除病灶,配合頭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等抗生素控制感染,術后需定期耳內鏡復查。
2、腦膜炎
顱中窩膽脂瘤侵蝕顳骨巖部后,可能穿透硬腦膜引發細菌性腦膜炎。患者會出現劇烈頭痛、頸強直、噴射性嘔吐,嚴重時出現意識障礙。需緊急進行腰椎穿刺確診,靜脈注射美羅培南聯合萬古霉素,并行乳突根治術清除病灶。
3、面神經麻痹
膽脂瘤壓迫面神經骨管會導致周圍性面癱,表現為患側額紋消失、眼瞼閉合不全及口角歪斜。早期可試用潑尼松減輕神經水腫,配合甲鈷胺營養神經,若三個月未恢復需行面神經減壓術,術中需徹底清除膽脂瘤上皮。
4、聽力喪失
瘤體破壞聽小骨鏈或耳蝸結構時,可導致傳導性或感音神經性耳聾。氣導聽力測試顯示骨氣導差擴大,言語識別率下降。聽力重建需在膽脂瘤切除術后進行,采用人工聽骨植入或助聽器補償,但內耳受損者預后較差。
5、顱內膿腫
感染擴散至顱內可能形成硬膜外膿腫或腦膿腫,CT可見環形強化病灶。患者有持續高熱、局灶性神經體征,需聯合神經外科行膿腫引流,靜脈滴注頭孢曲松和甲硝唑,術后監測腦水腫情況。
膽脂瘤患者應避免耳道進水,游泳時使用防水耳塞,定期清理外耳道耵聹。術后三個月內禁止乘坐飛機或潛水,防止氣壓傷。飲食需增加優質蛋白如魚肉、豆制品促進組織修復,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出現眩暈、發熱等異常癥狀需立即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