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管炎可能由皮膚破損感染、足癬繼發感染、動物抓咬傷、靜脈注射污染、淋巴系統梗阻等原因引起,可通過抗生素治療、傷口清創、抗真菌治療、引流手術、壓力治療等方式干預。
1.皮膚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通過皮膚微小裂口侵入淋巴管是最常見誘因。建議用碘伏消毒傷口后涂抹莫匹羅星軟膏,紅腫區域每日熱敷3次。避免抓撓患處,穿透氣棉質衣物減少摩擦刺激。
2.足癬蔓延:紅色毛癬菌感染足部后向小腿淋巴管擴散,表現為紅線狀皮損。需聯用特比萘芬乳膏與口服伊曲康唑,保持足部干燥,鞋襪每日用紫外線消毒。合并甲癬者需同步治療避免反復感染。
3.動物創傷:貓狗抓咬導致巴斯德菌或犬咬二氧化碳嗜纖維菌感染,傷口周圍出現放射狀紅紋。立即用肥皂水沖洗15分鐘,注射破傷風抗毒素??诜辔鳝h素聯合阿莫西林克拉維酸,觀察是否出現發熱寒戰。
4.醫源性感染:靜脈吸毒或留置針污染引發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沿靜脈走向出現條索狀硬結。需拔除導管并做細菌培養,根據藥敏選擇頭孢他啶或美羅培南。抬高患肢配合硫酸鎂濕敷緩解腫脹。
5.淋巴淤滯:乳腺癌術后或絲蟲病導致淋巴回流受阻,易反復發作丹毒樣炎癥。穿戴梯度壓力襪促進回流,低鹽飲食控制水腫。嚴重梗阻需淋巴管-靜脈吻合術,急性期臥床休息并口服青霉素V鉀。
日常需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現嚴重感染。避免赤足行走,處理生鮮食材時戴防護手套。每周進行游泳或瑜伽等促進淋巴循環的運動,睡眠時墊高患肢15厘米。出現發熱、膿性分泌物或紅紋快速延伸時需急診靜脈抗生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