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注射后需注意注射部位護理、觀察不良反應、避免劇烈運動等事項。肌肉注射是將藥物注入肌肉組織的給藥方式,正確護理可減少并發癥風險。
注射部位護理需保持清潔干燥。注射后24小時內避免沾水,防止針孔感染。注射部位可能出現輕微紅腫或硬結,屬于正常反應,通常2-3天自行消退。不要揉搓或熱敷注射部位,以免加速藥物吸收或造成局部出血。
觀察不良反應包括過敏反應和局部感染。少數人可能出現皮疹、瘙癢等過敏癥狀,嚴重時可發生呼吸困難。注射部位若出現持續紅腫熱痛或膿性分泌物,提示可能存在感染。體溫超過38℃或全身不適需及時就醫。
避免劇烈運動可減少局部刺激。注射后建議休息30分鐘,24小時內避免跑步、游泳等劇烈活動。下肢注射后應減少站立時間,防止藥物擴散過快。三角肌注射后避免提重物,以免加重肌肉負擔。
特殊人群需加強觀察。糖尿病患者注射后需監測血糖變化,凝血功能障礙者需延長按壓時間。長期肌肉注射者應輪換注射部位,防止肌肉纖維化。兒童注射后需安撫情緒,避免抓撓注射部位。
肌肉注射后出現持續疼痛、活動受限或全身癥狀加重,建議及時就診。正確護理配合醫務人員指導,能有效保障注射安全性和藥物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