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貧血可通過血常規檢查中的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壓積數值進行判斷,妊娠期血紅蛋白低于110克/升可診斷為貧血。
貧血在孕婦中較為常見,主要與妊娠期生理性血容量增加、鐵需求量上升有關。典型表現包括面色蒼白、乏力、頭暈、心悸等癥狀,嚴重時可能出現呼吸困難或注意力不集中。臨床診斷需結合實驗室檢查,除血紅蛋白指標外,血清鐵蛋白低于15微克/升提示鐵儲備不足,屬于缺鐵性貧血。

1、貧血的臨床分級:
輕度貧血血紅蛋白為100-109克/升,通常無明顯癥狀;中度貧血70-99克/升伴隨活動后心慌氣短;重度貧血低于70克/升可能引發胎兒生長受限。妊娠期貧血以缺鐵性為主,約占全部病例的75%,需與巨幼細胞性貧血、地中海貧血等類型鑒別。

2、日常監測與干預措施:
孕中期起建議每月監測血常規,發現貧血應及時補充鐵劑。膳食中增加動物肝臟、紅肉、菠菜等富鐵食物,配合維生素C促進鐵吸收。避免濃茶、咖啡影響鐵質吸收,餐后兩小時再服用鐵劑可減少胃腸道刺激。適當進行散步、孕婦瑜伽等低強度運動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環。

預防貧血需從孕前開始儲備鐵元素,整個孕期鐵需求總量約1000毫克。除均衡飲食外,建議選擇含葉酸的復合維生素制劑,孕中晚期每日需元素鐵30-60毫克。出現指甲脆裂、異食癖等非典型癥狀時需及時就醫,重度貧血可能需靜脈補鐵或輸血治療。定期產檢配合營養指導可有效控制貧血進展,保障母嬰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