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失調引發的痤瘡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外用藥物、口服藥物及激素治療等方式改善。痤瘡的發生主要與雄激素水平升高、皮脂分泌過多、毛囊角化異常、痤瘡丙酸桿菌感染及炎癥反應等因素相關。
調整生活方式是基礎干預措施。減少高糖、高脂及乳制品攝入可降低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對皮脂腺的刺激。保證每日7-8小時睡眠有助于調節褪黑素和皮質醇節律。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可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推薦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
外用藥物適用于輕中度痤瘡。維A酸類藥物如阿達帕林凝膠可調節毛囊角化,過氧化苯甲酰凝膠能抑制痤瘡丙酸桿菌,抗生素類如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可減輕炎癥反應。使用前需清潔患處,避免接觸眼周黏膜。
中重度痤瘡需聯合口服藥物治療。多西環素通過抗菌消炎作用控制感染,異維A酸膠囊可顯著抑制皮脂分泌,螺內酯能拮抗雄激素受體。用藥期間需定期監測肝功能和血脂水平。
女性激素相關痤瘡可考慮抗雄激素治療。短效避孕藥如炔雌醇環丙孕酮可調節性激素水平,但需排除血栓風險因素。伴有月經紊亂者建議檢測促卵泡激素、黃體生成素等指標。
持續超過3個月的頑固性痤瘡建議就醫檢查。需排除多囊卵巢綜合征、庫欣綜合征等內分泌疾病,必要時進行性激素六項、腎上腺CT等專科評估。突發性重度痤瘡伴多毛、脫發等癥狀需警惕腫瘤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