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擠眼睛可通過減少用眼疲勞、補充維生素、心理疏導、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改善。擠眼睛可能由視疲勞、結膜炎、抽動癥、干眼癥、倒睫等原因引起。
1、減少用眼:
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會導致眼周肌肉痙攣,表現為頻繁眨眼或擠眼。建議每20分鐘遠眺6米外景物20秒,每日戶外活動不少于2小時。避免連續使用電子產品超過30分鐘,閱讀時保持30厘米以上距離。
2、營養補充:
維生素A缺乏可能引起角膜干燥,維生素B族缺乏易導致眼瞼抽搐。適量增加胡蘿卜、藍莓、深海魚等富含維生素食物。臨床可檢測血清維生素水平,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AD滴劑或復合維生素B片。
3、心理干預:
兒童抽動癥常以擠眼為初始癥狀,與焦慮情緒相關。通過沙盤游戲、繪畫治療等非語言溝通緩解壓力。家長應避免過度關注癥狀,建立規律作息,保證每日9-11小時睡眠。
4、藥物治療:
細菌性結膜炎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過敏性結膜炎可用色甘酸鈉滴眼液,干眼癥建議使用玻璃酸鈉人工淚液。抽動癥嚴重者可短期服用硫必利或阿立哌唑,需嚴格遵循神經內科醫囑。
5、手術治療:
頑固性倒睫需行瞼內翻矯正術,嚴重角膜損傷可能需羊膜移植。先天性眼瞼異常如瞼緣粘連,需在全身麻醉下進行眼瞼成形術。術后需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預防感染。
保證每日攝入深綠色蔬菜200克以上,適當進行乒乓球等調節焦距的運動。定期進行視力篩查,使用40℃左右熱毛巾每日熱敷眼瞼2次。注意觀察是否伴隨皺眉、歪嘴等面部抽動,持續兩周不緩解需眼科與兒科聯合診療。臥室濕度建議維持在50%-60%,避免空調直吹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