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直性脊柱炎可遵醫囑使用非甾體抗炎藥、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白細胞介素抑制劑、改善病情抗風濕藥、糖皮質激素等藥物。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柱和骶髂關節,需長期規范治療以控制癥狀并延緩病情進展。
1、非甾體抗炎藥
非甾體抗炎藥是強直性脊柱炎的一線治療藥物,具有抗炎鎮痛作用,可緩解關節腫脹和晨僵癥狀。常用藥物包括塞來昔布、雙氯芬酸鈉、美洛昔康等。這類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炎癥反應,但需注意胃腸黏膜損傷風險,長期使用應監測腎功能。
2、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
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適用于對非甾體抗炎藥反應不佳的中重度患者,能顯著改善脊柱活動度和關節功能。常用藥物有阿達木單抗、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單抗等。這類生物制劑通過阻斷促炎因子發揮作用,使用前需篩查結核等感染性疾病。
3、白細胞介素抑制劑
白細胞介素抑制劑主要用于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治療無效的患者,可靶向抑制白細胞介素17或23信號通路。代表藥物包括司庫奇尤單抗、烏司奴單抗等。這類藥物能有效緩解脊柱炎癥和附著點炎,但可能增加上呼吸道感染概率。
4、改善病情抗風濕藥
改善病情抗風濕藥對周圍關節炎效果較好,常用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等。這類藥物通過調節免疫系統減緩關節破壞,起效較慢需持續用藥。使用甲氨蝶呤需配合葉酸補充,定期監測肝功能及血常規。
5、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主要用于急性發作期局部關節注射,可快速控制嚴重炎癥。口服激素如潑尼松僅短期使用,長期應用可能導致骨質疏松等副作用。關節腔注射需嚴格無菌操作,每年注射次數不宜過多。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除藥物治療外,應堅持規律康復鍛煉維持關節活動度,推薦游泳、瑜伽等低沖擊運動。飲食需保證鈣和維生素D攝入,避免吸煙加重病情。定期監測脊柱活動功能及影像學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出現視力異常或呼吸困難等并發癥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