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容易餓不一定是糖尿病,但需警惕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孕期代謝需求增加和激素變化均可導致饑餓感增強,但若伴隨多飲、多尿、體重增長異常等癥狀,建議進行血糖篩查。
一、生理性饑餓與妊娠期糖尿病的區別:
孕期饑餓感常見于孕中晚期,與胎兒快速發育需要更多營養有關。正常生理性饑餓往往通過規律加餐可緩解,且無其他異常癥狀。妊娠期糖尿病則可能伴隨餐后嗜睡、皮膚瘙癢、反復尿路感染等表現,空腹血糖或糖耐量試驗可明確診斷。
二、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因素:
高齡妊娠、孕前超重、糖尿病家族史、既往巨大兒分娩史均為高危因素。疾病可能與胎盤激素引起的胰島素抵抗有關,典型癥狀包括短期內體重驟增、羊水過多、胎兒偏大等。孕期規范產檢可通過血糖監測及早發現異常。
三、非糖尿病孕婦的飲食管理:
建議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如燕麥、全麥面包作為加餐,搭配優質蛋白如雞蛋、無糖酸奶。每日分5-6餐進食,避免一次性過量攝入碳水化合物。兩餐間可適量進食堅果、黃瓜等健康零食,避免油炸或高糖食品。
孕婦應保持每日30分鐘溫和運動如散步、孕婦瑜伽,有助于穩定血糖水平。自測胎動并記錄體重變化,若每周增重超過500克或出現視物模糊、嚴重口渴需及時就醫。妊娠期糖尿病確診后需通過醫學營養治療控制血糖,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胰島素,絕大多數患者產后血糖可恢復正常,但未來需定期監測糖尿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