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過敏的癥狀主要包括皮膚瘙癢、紅腫、皮疹、水皰以及皮膚脫屑等。金屬過敏通常由接觸鎳、鉻、鈷等金屬引起,屬于接觸性皮炎的一種表現。
1、皮膚瘙癢
金屬過敏最常見的癥狀是接觸部位出現持續性瘙癢,瘙癢程度從輕微到劇烈不等。這種瘙癢通常由免疫系統對金屬離子產生異常反應導致,常見于佩戴金屬飾品、使用金屬器具或接觸含金屬的衣物扣件后。患者可能因搔抓導致皮膚破損,增加感染風險。
2、紅腫
接觸金屬的部位會出現邊界清晰的紅斑和腫脹,皮膚溫度可能升高。紅腫范圍通常與金屬接觸面積一致,在耳垂、手腕、腰部等金屬飾品接觸部位多見。癥狀可能在接觸后數小時至數天內逐漸顯現。
3、皮疹
皮膚表面可能出現密集的紅色丘疹或斑塊,呈現濕疹樣改變。皮疹形態多樣,可能伴隨鱗屑或滲出,好發于出汗較多的皮膚褶皺處。長期反復接觸致敏金屬可能導致慢性皮炎,表現為皮膚增厚和色素沉著。
4、水皰
嚴重過敏反應時會出現充滿透明液體的水皰,水皰破裂后形成糜爛面。這種情況多見于高濃度金屬接觸或過敏體質者,如某些職業暴露人群。水皰愈合后可能遺留暫時性色素沉著或淺表疤痕。
5、皮膚脫屑
慢性金屬過敏會導致皮膚干燥脫屑,表現為細小的白色鱗屑脫落。這種癥狀常見于長期佩戴含鎳首飾的人群,隨著過敏持續,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可能出現裂紋和疼痛。
對于金屬過敏患者,建議避免直接接觸已知過敏原金屬,選擇鈦合金或醫用不銹鋼材質的飾品。日常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干燥,穿著純棉衣物減少摩擦。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時可遵醫囑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組胺藥物,或外用氫化可的松軟膏緩解癥狀。若癥狀持續加重或繼發感染,應及時就醫進行斑貼試驗確診并接受專業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