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咬皮炎可通過局部冷敷、外用藥物、口服抗組胺藥等方式緩解癥狀。蟲咬皮炎通常由蚊蟲叮咬后釋放的毒液或唾液引發皮膚過敏反應所致,常見致病昆蟲包括蚊子、跳蚤、螨蟲等。
局部冷敷是緩解瘙癢和腫脹的首選方法。用干凈毛巾包裹冰塊敷于患處,每次10-15分鐘,能收縮血管減輕炎癥反應。冷敷需避免直接接觸皮膚防止凍傷。
外用藥物可選用爐甘石洗劑、地奈德乳膏或氫化可的松軟膏。爐甘石洗劑通過收斂作用止癢,激素類藥膏能減輕局部過敏反應。皮膚破損時應暫停使用激素藥膏。
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組胺藥可阻斷組胺受體,緩解全身性瘙癢癥狀。這類藥物嗜睡副作用較輕,適合日間服用。兒童用藥需嚴格遵醫囑調整劑量。
病理性因素可能與特應性體質或免疫異常有關,通常伴隨皮膚劃痕征、反復發作等癥狀。持續紅腫熱痛需警惕繼發感染,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預防細菌感染。
癥狀持續72小時無改善,或出現發熱、膿性分泌物等感染征象時,建議皮膚科就診。野外活動時穿著長袖衣物、使用驅蚊劑能有效預防蟲咬皮炎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