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毛囊炎主要表現為局部紅腫、疼痛的毛囊性丘疹或膿皰。癥狀發展通常經歷早期炎癥反應、化膿期和愈合期三個階段,嚴重者可形成癤腫或蜂窩織炎。
早期炎癥階段可見單個或多個紅色丘疹,直徑約2-5毫米,中心常有毛發貫穿,伴有觸痛和灼熱感。病灶周圍皮膚可能出現輕度水腫,部分患者會感覺瘙癢。這個階段通常持續1-3天。
進展至化膿期時,丘疹頂端形成黃白色膿頭,疼痛感加劇,坐立或衣物摩擦時不適感明顯。膿皰可能自行破潰,排出膿血性分泌物。此時可能伴隨腹股溝淋巴結腫大,體溫輕度升高通常不超過38℃。化膿期一般持續3-5天。
若未及時處理,可能發展為深部感染。表現為硬結增大至1厘米以上,疼痛呈搏動性,皮膚發亮呈暗紅色,可能融合成癤腫。少數免疫力低下者會出現發熱、乏力等全身癥狀,嚴重者可能引發外陰蜂窩織炎。
特殊情況下需警惕反復發作的毛囊炎。若半年內發作超過3次,或病灶持續超過2周未愈,可能合并糖尿病、激素水平異常等基礎疾病。孕婦因激素變化更易發生,可能出現多發性膿皰伴劇烈疼痛。
出現直徑超過1厘米的硬結、持續高熱或病灶快速擴散時,建議立即就醫。日常需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避免抓撓,選擇純棉透氣內衣。糖尿病患者需特別注意血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