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是否需要常規進行鋅測定需結合個體營養狀況評估。鋅缺乏可能由飲食攝入不足、吸收障礙、妊娠期需求增加等因素引起,但普遍篩查并非必要。
1、飲食評估:孕婦日常膳食中貝殼類、紅肉、堅果等鋅含量較高。均衡飲食者通常無需額外檢測,素食或偏食者需關注潛在缺乏風險。
2、高危因素篩查:存在慢性腹瀉、腸道疾病或妊娠劇吐的孕婦,鋅吸收可能受阻。這類人群建議通過血清鋅檢測評估,正常值范圍為7.7-12.3μmol/L。
3、癥狀導向檢測:出現傷口愈合延遲、味覺異常、反復感染等臨床表現時,需考慮鋅缺乏可能。臨床診斷應結合癥狀與實驗室檢查綜合判斷。
4、營養干預原則:確診缺乏者可優先通過膳食調整補充,每日推薦攝入量從非孕期的8mg增至11mg。牡蠣、牛肉、南瓜籽都是優質鋅來源。
5、補充劑使用規范:嚴重缺乏時可在醫生指導下短期補充葡萄糖酸鋅、硫酸鋅等制劑,避免與鐵劑同服影響吸收。
孕婦維持鋅營養應注重動物性食物攝入,每周食用2-3次海產品。適度運動可促進微量元素代謝,但需避免空腹補充鋅劑引起的胃腸不適。定期產檢時與醫生溝通飲食結構比常規檢測更有實際意義,特殊情況下針對性檢測才能體現醫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