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上吐下瀉可能由激素變化、飲食不當、胃腸功能紊亂、感染性腹瀉、妊娠劇吐等因素引起,可通過調整飲食、補充水分、藥物治療、靜脈補液、就醫評估等方式干預。
1、激素影響:妊娠期孕激素水平升高會減緩胃腸蠕動,導致消化功能減弱。建議少食多餐,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饅頭片,避免高脂辛辣食物。適當飲用淡鹽水或口服補液鹽預防脫水。
2、飲食調整:食用變質食物或過敏食材可能引發急性胃腸炎。需暫停牛奶、豆漿等產氣食物,嘗試蘋果泥、藕粉等低渣飲食。每日分6-8次進食,每次攝入量不超過200毫升。
3、功能紊亂:子宮增大壓迫腸道可能引起腸易激綜合征。可順時針按摩腹部促進蠕動,保持每日30分鐘散步。香蕉、蒸熟的胡蘿卜含有豐富果膠,能幫助穩定腸道功能。
4、感染因素:進食被污染食物可能導致細菌性腸炎,常伴隨發熱、膿血便。諾如病毒、沙門氏菌感染需用蒙脫石散、益生菌調節菌群,嚴重時需用頭孢類抗生素治療。
5、妊娠劇吐:嚴重嘔吐超過3次/日且持續48小時以上需警惕,可能引發酮癥酸中毒。靜脈輸注葡萄糖、維生素B6是基礎治療,必要時使用異丙嗪止吐。體重下降超過孕前5%需住院監測。
孕婦出現持續嘔吐伴尿量減少、意識模糊等脫水癥狀應立即就醫。保持環境通風減少異味刺激,穿著寬松衣物避免腹壓增高。記錄每日出入量及嘔吐次數,孕晚期腹瀉需警惕早產征兆,胎動異常時需急診胎心監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