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防控政策“松綁”,做好日常防護便成了我國居民對抗新冠病毒的主要手段。特別是確診后的治療工作,現在也有了對癥的藥物可以使用,包括各種中成藥以及對癥的西藥。
連花清瘟類藥物作為改善感染后發熱癥狀的首選用藥,相信不少家庭都有提前準備,但在服藥過程中,還有諸多細節需要注意,否則就會影響藥效。那么該類藥物的服用有何講究?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不可同服的3類藥品
1.同類型中成藥
無論是感染新冠,還是患上一些常見疾病,大家服藥過程中都存在一個誤區,認為同時多吃幾種藥,療效會更好。要知道,藥物只有在劑量對癥的情況下才能發揮作用,多了少了都不利于病情的恢復。
如果藥物的屬性相似,那么在服藥過程中,患者忽視服藥類型,就很容易出現對癥劑量超標的情況。身體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去處理多出來的藥物成分,本質上對于患者身體就是一種消耗,對恢復不利。
因此,在服用連花清瘟類藥物時需注意,同類型的中成藥應避免同服。比如魚腥草顆粒、雙黃連口服液、復方板藍根顆粒等,其成分與連花清瘟類藥物相似,同服會導致用藥過量,甚至引發一些不適。
2.西藥退燒藥
連花清瘟類藥物主要用于應對發熱現象,但在西藥當中,也有不少用于退熱的藥物,比如布洛芬、白加黑等。如果連花清瘟類藥物與這些西藥退燒藥同服,也容易造成用藥過度的問題。
治病講究對癥下藥,同時要掌握好用藥劑量,考慮到藥物最終會通過肝臟代謝,所以過量服用難免損傷肝臟。建議患者根據自身情況判斷如何用藥。
如果已經服用了連花清瘟類藥物,就不要再吃西藥退燒藥了。連花清瘟類藥物本身就具有退熱功效,同服西藥退燒藥,會加大患者的代謝負擔。
而針對發熱并伴隨身體疼痛的情況,則建議選擇布洛芬、感康、白加黑等藥物,退熱同時緩解疼痛,比較適合一些追求藥效的患者。需要提醒的是,西藥退燒藥也不建議多種藥物疊加服用,同樣有過量風險。
3.滋補類藥品
有些人認為,患病后身體虛弱,需要適當的滋補才更有利于病情恢復,于是便在服用連花清瘟類藥物的基礎上,附加一些滋補類藥物。但實際上,這種做法對恢復不利,甚至有可能加重病情。
連花清瘟類藥物屬性偏涼,具有清熱解表的功效,而滋補類藥物的屬性一般偏溫熱。如果同服,冷熱相沖,不僅會對沖掉滋補類藥物的滋補效果,還會因為屬性相克導致氣血紊亂,引起腹痛、頭暈等不適。
二、這些用藥細節同樣重要!
1.不能長期服用
有些人認為,疫情防控放開,感染幾率提升,應做好預防工作,而合理用藥,對于預防新冠以及類似疾病,具有一定的效果,于是便開始按期服用連花清瘟類藥物。這里要提醒大家,沒病的時候別亂吃藥!
預防疾病可以從多個角度入手,不一定要通過藥物。比如提高免疫力、生活保持規律、營養攝入充足,都能有效降低患病率。如果單純依靠藥物預防,很容易因為盲目服藥而損傷身體。
包括在患病后的治療過程中,在病情得到恢復,身體逐漸痊愈的情況下,也應該適時停藥。若以預防或完善治療為目的長期服藥,最終就會導致用藥過度,繼而引發不良反應。
2.注意飲食
藥物需要在合適的環境下發揮效果,也因此,服藥過程中一般都要忌口。像辛辣、刺激、生冷、油膩的食物,服藥期間最好都不要吃,這些食物容易刺激腸胃,影響到藥物成分的吸收。
建議服藥期間以清淡為主,做到少油、少鹽,同時要增加水分的攝入,促進內循環。體內雜質減少、代謝負擔減輕、排毒效率提高,才更有利于病情的恢復。
3.特殊人群慎用
由于不同患者體質存在差異,所以在用藥時,還需關注藥物的適配程度。比如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腎病的患者,在服用連花清瘟類藥物之前,最好向醫生資訊能否正常服用。
這類患者身體素質與常人不同,自身疾病造成的個體差異也比較大。服用連花清瘟類藥物之后,很可能會出現相應的不良反應,因此需要謹慎用藥。
除了身患慢性病、基礎病的人群,兒童、孕婦、體質虛弱的老年人也應該謹慎用藥。特別是過敏體質人群,需根據情況減少藥量或換藥。
總結:
連花清瘟類藥物作為對抗新冠病毒的主要用藥,在日常服藥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一些細節。如果同服藥物屬性相同或相克,難免會因為劑量超標影響到病情恢復。各位朋友,您家備有連花清瘟類藥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