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治療需根據病情選擇改善腦循環、神經保護及對癥藥物,常用藥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依達拉奉等。藥物效果受梗死面積、用藥時機及個體差異影響,需在醫生指導下規范使用。
改善腦循環藥物是腦梗急性期核心治療。阿司匹林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擴大,發病48小時內使用可降低復發風險;氯吡格雷作為替代選擇,適用于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對于大血管閉塞者,靜脈溶栓藥物阿替普酶在發病4.5小時內應用可溶解血栓,但需嚴格排除出血風險。
神經保護劑能減輕缺血再灌注損傷。依達拉奉通過清除自由基保護腦細胞,尤適用于發病72小時內患者;丁苯酞可改善微循環和能量代謝,需連續使用14天。這類藥物需配合基礎治療才能發揮協同作用。
基礎疾病控制藥物直接影響預后。高血壓患者需使用氨氯地平或纈沙坦平穩降壓,糖尿病患者聯合二甲雙胍與胰島素控制血糖,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需長期服用以穩定斑塊。合并房顫患者需根據CHA2DS2-VASc評分選擇華法林或利伐沙班抗凝。
特殊情況下需調整用藥方案。出血轉化風險高者禁用抗血小板藥物,嚴重腎功能不全者需調整依達拉奉劑量,溶栓后24小時內禁止聯用抗凝藥。部分患者可能需聯合尿激酶或巴曲酶等纖溶藥物。
腦梗恢復期藥物選擇側重二級預防。除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外,可加用胞磷膽堿促進神經修復,尼莫地平預防血管痙攣。中醫藥如銀杏葉提取物可作為輔助治療,但需避免與抗凝藥聯用。任何用藥調整均需經神經科醫生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