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支氣管炎通常比普通感冒更嚴重。兩者雖然都可能出現咳嗽、咳痰等癥狀,但急性支氣管炎多由細菌或病毒感染下呼吸道引起,常伴隨發熱、胸悶等全身癥狀;而感冒主要影響上呼吸道,癥狀相對較輕。
急性支氣管炎的典型表現包括持續性咳嗽初期干咳后轉為膿痰、呼吸急促、胸骨后疼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現38℃以上高熱。感冒則以鼻塞、流涕、喉嚨痛為主,發熱多為低熱且持續時間較短。
從并發癥風險看,急性支氣管炎可能發展為肺炎、慢性支氣管炎,嬰幼兒或老年人可能出現呼吸衰竭。感冒并發癥相對少見,主要為鼻竇炎或中耳炎。病程方面,感冒通常5-7天自愈,急性支氣管炎癥狀可持續2-3周。
治療差異明顯:感冒以對癥治療為主,如偽麻黃堿緩解鼻塞;急性支氣管炎需根據病原體選擇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或抗病毒藥物如奧司他韋,嚴重者需霧化吸入治療。出現呼吸困難、持續高熱或血氧飽和度低于93%時需立即就醫。
預防措施包括接種流感疫苗、戒煙、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感冒患者若咳嗽加重伴黃綠色痰液,提示可能進展為急性支氣管炎,應及時進行胸部聽診或X線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