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皸裂可通過保濕護理、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生活習慣調整、中醫調理等方式治療。手足皸裂通常由皮膚干燥、真菌感染、維生素缺乏、外界刺激、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
1、保濕護理
手足皸裂患者應每日使用含尿素、甘油或透明質酸的保濕霜,重點涂抹皸裂部位。溫水浸泡手足后及時擦干并厚涂保濕產品,可軟化角質層促進修復。冬季需減少洗手頻率,避免使用堿性清潔劑。
2、藥物治療
水楊酸軟膏可幫助剝脫增厚角質,肝素鈉軟膏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聯苯芐唑乳膏適用于合并真菌感染的情況。嚴重裂口可短期使用氫化可的松等弱效激素藥膏,但須在醫生指導下控制使用周期。
3、物理治療
封包療法采用保鮮膜包裹涂藥部位增強滲透效果,紅外線照射可促進裂口愈合。對于頑固性皸裂,皮膚科可能建議光療或淺層磨削術,但需評估皮膚屏障功能后實施。
4、生活習慣調整
接觸洗滌劑時需佩戴橡膠手套,選擇棉質吸汗襪保持足部干燥。避免赤腳行走或穿硬質鞋具摩擦患處,室內使用加濕器維持空氣濕度在50%左右。
5、中醫調理
當歸、苦參、白及等中藥煎湯浸泡可潤膚生肌,血虛證型可服用八珍湯加減。針灸取穴多選足三里、三陰交等健脾養血穴位,配合艾灸促進氣血運行。
手足皸裂患者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飲水量,適量攝入富含維生素A的動物肝臟、深色蔬菜以及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海魚。避免過度清潔和使用溫度過高的水,選擇無香精的溫和洗護產品。癥狀持續加重或伴隨紅腫流膿時,應及時到皮膚科排查糖尿病、銀屑病等潛在疾病。冬季外出建議佩戴保暖手套,洗手后三分鐘內完成保濕護理以鎖住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