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避孕藥單次使用可能導致月經周期紊亂、異常子宮出血及胃腸道不適。緊急避孕藥的主要成分是大劑量孕激素如左炔諾孕酮或抗孕激素如米非司酮,通過干擾排卵、受精或著床過程發揮避孕作用,其副作用與藥物作用機制直接相關。
月經周期紊亂是最常見的反應,表現為月經提前或推遲7天以上,發生率約15%-30%。藥物中高濃度孕激素會突然改變體內激素水平,導致子宮內膜異常脫落。部分女性可能出現點滴出血或經量改變,通常1-2個月經周期后自行恢復。
異常子宮出血包括突破性出血和經期延長,發生率約10%-20%。孕激素使子宮內膜血管通透性增加,可能引發不規則出血,出血量通常少于正常月經,持續時間不超過7天。伴隨癥狀可能有下腹墜脹感,但無劇烈疼痛。
胃腸道反應如惡心發生率約15%、嘔吐約5%多在服藥后24小時內出現。藥物刺激胃腸黏膜及中樞化學感受器觸發區導致不適,建議餐后服藥可降低發生率。嚴重嘔吐需在2小時內補服藥物。
少數情況下可能出現乳房脹痛約5%、頭痛約3%等激素波動相關癥狀,通常72小時內自行緩解。極個別過敏體質者可能出現皮疹、瘙癢等過敏反應,需及時就醫。
緊急避孕藥對肝腎功能的影響呈劑量依賴性,單次使用對健康人群無明顯損害,但肝功能異常者需謹慎。重復使用可能導致卵巢功能抑制,建議每年使用不超過3次。避孕失敗率約2%,需警惕宮外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