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蛇咬傷后不建議立即躺下。保持咬傷部位低于心臟水平有助于減緩毒素擴散速度,同時應避免劇烈活動以減少血液循環加速。
一、保持正確體位的重要性:
被蛇咬傷后,傷者應保持坐位或半臥位,使咬傷肢體自然下垂。這種體位能利用重力作用延緩毒素通過淋巴系統和血液循環向全身擴散的速度。若為四肢咬傷,需去除戒指、手表等束縛物,防止肢體腫脹后造成二次傷害。絕對禁止奔跑或驚慌呼叫,肌肉收縮會促進毒素吸收。
二、傷口處理關鍵步驟:
立即用彈性繃帶在傷口近心端5-10厘米處進行加壓包扎,松緊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為宜。不可用止血帶結扎,避免組織缺血壞死。用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傷口表面,切忌切開排毒或口吸毒液,這些傳統方法可能加重組織損傷或導致施救者中毒。記錄蛇的特征或拍照,為后續抗蛇毒血清選擇提供依據。
三、特殊情況的應對:
若出現意識模糊、呼吸困難等神經毒素中毒表現,需立即保持側臥位防止窒息。眼鏡蛇、銀環蛇等神經毒類毒蛇咬傷后,呼吸肌麻痹是最危險的并發癥。此時任何體位調整都應以維持呼吸道通暢為前提,同時盡快使用人工呼吸支持。對于出血性毒素中毒者,需警惕內出血風險,轉運過程中避免碰撞受傷肢體。
被蛇咬傷后24小時內需嚴格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及酒精,以免加重代謝負擔。建議食用易消化的粥類、蒸蛋等低脂食物,每日飲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左右促進毒素排泄。恢復期可進行被動關節活動防止肌肉萎縮,但三個月內避免登山、游泳等劇烈運動。定期復查凝血功能與腎功能,觀察是否存在遲發性中毒反應。家中應常備蛇傷急救包,含繃帶、消毒液和應急藥品,雨季出行建議穿戴高幫靴做好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