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可通過超聲波潔治、噴砂拋光等方式去除部分外源性色素沉積,但無法清除內源性牙體變色。牙齒著色主要分為外源性色素附著和內源性牙體變色兩類。
1、外源性色素:
長期飲用咖啡、茶或吸煙會導致色素分子附著在牙面形成外源性著色。這類色素可通過超聲波潔治器的高頻振動剝離,配合噴砂技術能有效清除牙菌斑和淺層色素,術后拋光處理可延緩色素再次沉積。
2、內源性變色:
四環素牙、氟斑牙等內源性變色源于牙體發育期藥物沉積或礦物質代謝異常,色素已滲入牙本質層。常規洗牙僅能清潔表面,對深層著色無改善作用,需通過冷光美白、貼面修復等專業治療干預。
3、色素附著程度:
淺表性色素如煙漬、茶漬通常堆積在釉質表面溝隙中,洗牙后能恢復牙齒本色。但超過3個月未清潔的頑固色素可能形成鈣化沉積,需結合手工刮治器械輔助清理。
4、術后維護:
洗牙后24小時內避免進食染色食物,使用含焦磷酸鈉的牙膏可抑制色素再附著。吸煙人群建議每3個月進行一次噴砂拋光,日常配合牙線清潔鄰面色素易沉積區。
5、適應癥選擇:
洗牙對預防性色素清除有效率可達85%,但重度氟斑牙、死髓牙等內源性變色需采用過氧化氫漂白劑治療。伴有牙齦萎縮者可能出現術后牙根敏感,需提前進行脫敏處理。
建議每年進行1-2次專業潔治,配合巴氏刷牙法及間隙刷使用。攝入深色食物后及時漱口,減少紅酒、醬油等強染色食物攝入。牙齒美白效果與原有色澤深度相關,遺傳性黃牙體質者需調整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