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尿管結石可通過多飲水、藥物排石、體外沖擊波碎石、輸尿管鏡取石術等方式治療。輸尿管結石通常由尿液濃縮、代謝異常、尿路感染、解剖結構異常、飲食習慣等因素引起。
多飲水是基礎干預措施,每日飲水量建議達到2000-3000毫升,可增加尿量沖刷結石。避免飲用濃茶、咖啡等易形成結晶的飲品,適量補充柑橘類果汁有助于堿化尿液。
藥物排石適用于直徑小于6毫米的結石,常用藥物包括坦索羅辛等α受體阻滯劑松弛輸尿管平滑肌,雙氯芬酸鈉等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疼痛,枸櫞酸氫鉀鈉等藥物調節尿液酸堿度。結石可能伴隨腰部絞痛、血尿等癥狀,疼痛發作時可采取屈曲體位緩解。
體外沖擊波碎石適用于直徑6-20毫米的結石,通過體外產生的沖擊波聚焦粉碎結石。術后可能出現血尿、腎周血腫等并發癥,需密切觀察排尿情況。
輸尿管鏡取石術適用于較大或嵌頓性結石,通過尿道置入內鏡直接取出或激光碎石。術前需評估腎功能及凝血功能,術后可能留置雙J管2-4周。
結石形成與高嘌呤飲食、高鹽攝入等不良習慣相關,建議限制動物內臟、海鮮的攝入。存在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痛風等代謝性疾病時需同步治療原發病。若出現持續發熱、無尿等嚴重癥狀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