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卵管腫瘤是指發生在輸卵管部位的異常組織增生,可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兩大類。輸卵管良性腫瘤較為少見,惡性腫瘤中以原發性輸卵管癌最為典型,約占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1%。
輸卵管腫瘤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下腹隱痛、陰道不規則出血、盆腔包塊等。早期癥狀常不典型,易與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疾病混淆。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出現腹水、消瘦等晚期癥狀。
輸卵管腫瘤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慢性輸卵管炎癥長期刺激、遺傳因素、激素水平異常等。高危人群包括不孕癥患者、有盆腔炎病史者以及攜帶BRCA基因突變者。
診斷輸卵管腫瘤需結合影像學檢查和病理活檢。超聲檢查可發現輸卵管增粗或占位性病變,CT或MRI有助于評估腫瘤范圍。確診需通過腹腔鏡或開腹手術獲取組織標本進行病理檢查。
輸卵管腫瘤的治療方案需根據腫瘤性質及分期制定。良性腫瘤通常采取手術切除;惡性腫瘤需綜合手術、化療和放療。早期輸卵管癌患者預后相對較好,5年生存率可達60%-80%,但晚期患者預后較差。
定期婦科檢查對早期發現輸卵管腫瘤具有重要意義。高危人群應加強篩查,出現不明原因下腹痛、異常陰道出血等癥狀時需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