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腔粘連手術通常采用宮腔鏡下粘連分離術,根據粘連程度可選擇機械性分離、電切或激光等方式。手術方式選擇主要取決于粘連范圍、致密程度以及患者生育需求等因素。
輕度膜性粘連可通過宮腔鏡器械直接鈍性分離,操作相對簡單,術后恢復快。中度纖維性粘連需使用微型剪刀或電切環進行精確切割,術中需同步使用膨宮介質維持宮腔視野。重度肌性粘連合并宮腔變形時,可能需聯合腹腔鏡監測,采用冷刀分層切開技術避免子宮穿孔。
術前需完善三維超聲或宮腔聲學造影評估粘連分級。術中采用預防再粘連措施,如放置宮內節育器、防粘連凝膠或球囊支架。術后需配合雌激素治療促進內膜修復,周期性人工周期治療維持3-6個月。
術后1周內可能出現輕微陰道出血,2周內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建議術后首次月經干凈后復查宮腔鏡,評估宮腔形態恢復情況。計劃妊娠者需在醫生指導下監測內膜厚度,最佳受孕時機為術后6-12個月。
極少數廣泛性粘連患者可能需分期手術,嚴重宮腔閉鎖病例存在手術失敗風險。術后再粘連率約20%-30%,多次手術可能影響子宮內膜容受性。對于無生育需求的患者,若粘連未引起明顯癥狀可考慮保守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