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縮性胃炎建議掛消化內科,可能由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膽汁反流、自身免疫因素、藥物刺激、不良飲食習慣等原因引起。
1、消化內科
萎縮性胃炎屬于慢性胃黏膜病變,消化內科是首診科室。醫生會通過胃鏡檢查結合病理活檢明確診斷,評估胃黏膜萎縮程度和腸上皮化生情況。若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需進行規范根除治療。常用檢測方法包括碳13呼氣試驗、快速尿素酶試驗等。
2、胃腸外科
當萎縮性胃炎合并嚴重并發癥時需轉診胃腸外科。如胃鏡檢查發現可疑癌變病灶、出現消化道大出血或胃穿孔等急癥。外科可能建議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或胃部分切除術,術后仍需定期在消化內科隨訪監測。
3、營養科
中重度萎縮性胃炎患者常伴隨消化吸收功能障礙,營養科能提供個性化飲食指導。針對胃酸分泌不足的特點,建議選擇低纖維、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時補充維生素B12和鐵劑。營養師會制定少食多餐方案,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黏膜損傷。
4、中醫科
中醫認為萎縮性胃炎屬于胃脘痛范疇,可通過辨證施治改善癥狀。脾胃虛弱型常用香砂六君子湯,肝胃不和型選用柴胡疏肝散,配合針灸足三里等穴位調節胃腸功能。需注意中藥治療不能替代幽門螺桿菌根除等規范西醫治療。
5、免疫科
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需聯合免疫科診療。這類患者體內存在抗壁細胞抗體和抗內因子抗體,導致維生素B12吸收障礙引發惡性貧血。除胃黏膜保護治療外,可能需要長期注射維生素B12,并監測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
萎縮性胃炎患者日常需保持規律飲食,避免過饑過飽,戒煙限酒??蛇m量進食山藥、南瓜等健脾食物,烹調以蒸煮為主。定期復查胃鏡監測病情變化,出現消瘦、黑便等癥狀及時就醫。合并中重度腸上皮化生或異型增生者,應縮短隨訪間隔至6-1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