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的預防需從生活習慣、衛生管理和疾病控制三方面綜合干預。主要措施包括避免高危性行為、加強經期衛生、及時治療生殖系統感染等。
保持規律性生活衛生是基礎預防手段。性生活前后清潔外陰,避免多個性伴侶或無保護性行為可降低病原體感染風險。使用避孕套能減少淋球菌、衣原體等性傳播病原體入侵機會。
經期衛生管理尤為關鍵。每2-3小時更換衛生巾,避免使用內置式衛生棉條超過8小時。經期禁止盆浴、游泳及性生活,防止逆行感染。選擇純棉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
生殖道感染需及時干預。出現陰道分泌物異常、外陰瘙癢等癥狀時,應進行白帶常規檢查。細菌性陰道病可選用甲硝唑栓,霉菌感染可用克霉唑陰道片。急性期治療需足療程完成。
增強免疫力有助于防御感染。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保證每日攝入30克膳食纖維,適當補充含益生菌的酸奶。保持7-8小時睡眠,避免持續熬夜導致免疫力下降。
定期婦科檢查能早期發現隱患。建議每年進行婦科超聲和宮頸TCT檢查。既往有盆腔炎病史者,每半年復查陰道微生態檢測。存在宮腔操作史的女性需預防性使用抗生素。
出現下腹持續墜痛、發熱或異常陰道出血時,應及時就醫排查急性發作。慢性盆腔炎反復發作可能造成輸卵管粘連、異位妊娠等并發癥,規范治療可降低后遺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