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牙后疼痛可通過觀察調整、藥物緩解、復查處理、物理緩解、飲食調節等方式改善。補牙后疼痛通常由充填材料刺激、繼發齲齒、牙髓炎、咬合異常、鄰牙問題等原因引起。
1、觀察調整
補牙后短期內輕微疼痛多為正常現象,與充填材料對牙髓的物理刺激或咬合不適應有關。建議避免用患側咀嚼硬物,保持口腔清潔,使用軟毛牙刷輕柔刷牙。多數情況下1-2周內疼痛會逐漸消失,若持續加重需及時復診。
2、藥物緩解
對于中度疼痛可遵醫囑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對乙酰氨基酚片等鎮痛藥,或甲硝唑片配合阿莫西林膠囊控制潛在感染。禁止自行服用抗生素,牙齦腫脹者可短期使用復方氯己定含漱液消炎,用藥期間忌煙酒及辛辣食物。
3、復查處理
若出現自發性劇痛或夜間痛,可能提示牙髓炎或充填過高,需立即就醫。醫生可能進行調磨咬合、更換充填材料,嚴重時需根管治療。繼發齲齒導致的疼痛需去除原充填體后重新修補,深齲近髓者可能需蓋髓術保護牙髓。
4、物理緩解
暫時性敏感可用脫敏牙膏配合溫水漱口,避免冷熱刺激。咬合不適者可嘗試用無菌棉球墊高患牙1-2小時觀察,頜面部腫脹時可用冰袋間歇冷敷,每次不超過15分鐘。禁止自行使用尖銳物品刮挖充填體邊緣。
5、飲食調節
術后3天內選擇溫涼流質飲食如米粥、蒸蛋,避免黏性食物破壞充填體。恢復期減少柑橘類酸性食物攝入,適量補充富含鈣質的牛奶、豆腐。長期敏感者需限制碳酸飲料,餐后及時用含氟漱口水清潔牙縫。
補牙后需定期口腔檢查維護,每半年進行專業潔牙。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線清潔鄰接面,夜間磨牙者建議佩戴咬合墊。避免用補牙側咬開瓶蓋等硬物,發現充填體脫落或邊緣著色應及時處理。控制每日糖分攝入量,吸煙者需加強牙周護理以延長充填體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