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膿腫通常由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未及時治療、尿路感染擴散、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隨發熱、排尿困難、會陰部疼痛等癥狀。治療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療、手術引流、物理治療、生活調整、疼痛管理等。
1. 急性感染未控制
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若未及時使用足量抗生素治療,炎癥可能進展為化膿性病變。常見致病菌包括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患者會出現持續高熱、尿潴留等癥狀,直腸指檢可觸及波動感腫塊。需靜脈注射頭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廣譜抗生素,嚴重時需超聲引導下穿刺引流。
2. 尿路感染擴散
膀胱炎或尿道炎患者病原體經前列腺導管逆行感染,尤其存在尿路梗阻時更易發生。糖尿病患者或留置導尿管者風險較高。典型表現為排尿灼痛伴膿尿,可能繼發附睪炎。治療需解除尿路梗阻,選用穿透前列腺包膜能力強的藥物如環丙沙星,并保持每日飲水量。
3. 免疫功能受損
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HIV感染者或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防御功能下降會導致少見病原體感染。可能由結核分枝桿菌或真菌引起,癥狀發展隱匿。除常規抗感染外,需聯合兩性霉素B等特殊藥物,同時控制基礎疾病,監測肝腎功能。
4. 醫源性操作
前列腺活檢、膀胱鏡檢后可能將細菌帶入腺體,尤其消毒不徹底時。術后出現持續發熱、PSA升高需警惕。預防性使用喹諾酮類抗生素可降低風險,已形成膿腫者需經尿道電切引流,術后留置導尿管。
5. 鄰近器官蔓延
直腸周圍膿腫或骨盆骨髓炎可能直接侵犯前列腺,多見于克羅恩病或外傷患者。CT檢查可見膿腔與周圍組織粘連。治療需聯合外科清創和長期抗感染,嚴重者需結腸造瘺改道。康復期應避免久坐壓迫會陰部。
前列腺膿腫患者康復期需保持每日飲水量,避免辛辣食物及酒精攝入。可進行溫水坐浴緩解疼痛,但水溫不宜過高。定期復查超聲觀察膿腔吸收情況,三個月內禁止騎自行車或劇烈運動。出現排尿費力、血尿等癥狀需立即復診,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水平以預防復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