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炎二度屬于中度炎癥,需結合癥狀和病理檢查綜合評估。宮頸炎二度可能與病原體感染、機械損傷、激素變化、免疫力下降、衛生習慣不良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白帶異常、接觸性出血、下腹墜脹、腰骶酸痛、尿頻尿急等癥狀。
1、感染因素:
細菌性陰道病、衣原體感染或淋球菌感染是常見誘因。日常需避免不潔性生活,急性期可遵醫囑使用阿奇霉素、多西環素、甲硝唑等抗生素治療。伴隨外陰瘙癢或灼熱感時需聯合陰道栓劑干預。
2、物理損傷:
人工流產、宮頸手術或長期使用衛生棉條可能造成黏膜破損。建議選擇純棉內衣,避免陰道沖洗。出現同房后出血需進行TCT和HPV聯合篩查,排除宮頸上皮內瘤變。
3、激素波動:
妊娠期或圍絕經期雌激素水平變化易導致宮頸柱狀上皮外翻。無不適癥狀可觀察,分泌物增多時可用苦參凝膠調節菌群平衡。合并腰腹疼痛需超聲檢查排除盆腔炎。
4、免疫缺陷:
糖尿病患者或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者易反復感染。控制基礎疾病是關鍵,可補充乳桿菌制劑增強局部抵抗力。持續存在膿性分泌物需做細菌培養靶向用藥。
5、護理不當:
經期衛生巾更換不及時或游泳后未清潔會滋生致病菌。日常建議每日溫水清洗外陰,治療期間禁止盆浴。合并尿路刺激癥狀需檢測支原體感染。
飲食上增加酸奶、納豆等發酵食品攝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適度進行凱格爾運動改善盆腔血液循環,月經期暫停瑜伽等腹部加壓運動。每6-12個月復查宮頸細胞學,持續感染超過6個月需考慮激光或LEEP刀手術干預。出現血性分泌物或下腹劇痛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