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粥樣硬化可通過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非諾貝特等藥物治療,通常與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吸煙、遺傳等因素有關。
1、他汀類藥物:
他汀類藥物是動脈粥樣硬化治療的核心藥物,通過抑制膽固醇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阿托伐他汀可顯著減少血管內斑塊體積,瑞舒伐他汀對肝功能影響較小,適合長期使用。這類藥物需定期監測肌酸激酶和肝功能。
2、貝特類藥物:
非諾貝特和苯扎貝特主要針對甘油三酯升高的情況,能激活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促進脂肪酸氧化。適用于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癥的患者,與他汀聯用需警惕橫紋肌溶解風險。
3、抗血小板藥物:
阿司匹林通過不可逆抑制環氧合酶減少血栓形成,氯吡格雷阻斷P2Y12受體抑制血小板聚集。對于已發生心腦血管事件的患者,雙聯抗血小板治療可降低再發風險。
4、降壓藥物: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培哚普利能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鈣通道阻滯劑氨氯地平可減輕血管痙攣。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能延緩動脈硬化進展。
5、降糖藥物:
二甲雙胍通過激活AMPK通路改善胰島素抵抗,SGLT-2抑制劑恩格列凈具有心血管保護作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應維持在7%以下以減少血管損傷。
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需長期堅持地中海飲食模式,每日攝入深海魚、橄欖油、堅果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配合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定期監測血脂、血糖、血壓等指標,戒煙限酒,保持規律作息。出現胸痛、肢體無力等缺血癥狀時需及時就醫評估血管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