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睪結核可通過抗結核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營養支持、局部護理、定期復查等方式治療。附睪結核通常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免疫力低下、泌尿系統結核擴散、接觸傳染源、既往結核病史等原因引起。
1、抗結核藥物:
附睪結核需規范使用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一線抗結核藥物聯合治療,療程通常為6-9個月。藥物需嚴格遵醫囑足量足療程服用,避免自行停藥導致耐藥性。治療期間需監測肝功能等指標。
2、手術切除:
對于形成冷膿腫或竇道的嚴重病例,可能需行附睪切除術或病灶清除術。手術前后仍需配合抗結核藥物治療。術后需保持傷口清潔干燥,預防繼發感染。
3、營養支持:
高蛋白飲食如魚肉蛋奶有助于組織修復,維生素C豐富的柑橘類水果可增強免疫力。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飲水2000ml以上促進代謝廢物排出。
4、局部護理:
急性期需臥床休息,陰囊托高減輕腫脹。每日溫水清潔會陰部,穿著寬松棉質內褲。出現破潰時需專業消毒換藥,避免擠壓病灶。
5、定期監測:
每月復查血沉、尿常規等指標,每3個月進行超聲檢查評估病灶變化。密切接觸者需進行結核篩查。治愈后2年內每半年隨訪一次預防復發。
附睪結核患者需保證每日攝入瘦肉150g、雞蛋1個、牛奶300ml等優質蛋白,配合散步等溫和運動增強體質。嚴格戒煙限酒,保持規律作息。治療期間避免性生活,配偶建議同步檢查。出現發熱、疼痛加劇或新發結節需及時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