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流后判斷是否干凈可通過觀察出血量、腹痛程度、妊娠反應變化、超聲檢查及血HCG檢測等方式評估。藥流不全可能由蛻膜殘留、子宮收縮不良、感染、胚胎組織殘留、凝血功能異常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現為持續出血、劇烈腹痛、發熱、異常分泌物等癥狀。
1、觀察出血量:
正常藥流后出血量應逐漸減少,約1-2周內停止。若出血持續超過2周,或出血量突然增多如每小時浸透一片衛生巾,需警惕宮腔殘留。新鮮出血轉為暗紅色分泌物后再次出現鮮紅色血液,可能提示殘留組織脫落。
2、監測腹痛變化:
藥流后輕度腹痛屬于子宮收縮的正常反應。若出現持續劇烈絞痛或下墜感,尤其伴隨肛門墜脹,可能為宮腔積血或感染。疼痛程度與出血量不成正比時,需考慮宮頸粘連或子宮穿孔。
3、妊娠反應消退:
成功流產者孕吐、乳房脹痛等早孕癥狀應在1周內明顯減輕。若癥狀持續存在或加重,血HCG水平下降緩慢用藥2周后仍>200mIU/ml,可能存在絨毛組織殘留。嗅覺敏感、乏力等妊娠相關癥狀未緩解也需關注。
4、超聲檢查評估:
藥流后7-10天需行陰道超聲,宮腔內無回聲區>15mm提示殘留可能。混合回聲團塊伴血流信號需排除絨毛殘留,子宮內膜不均質增厚可能為蛻膜組織滯留。超聲檢查能明確殘留物位置及性質,指導后續處理方案。
5、血HCG動態監測:
完全流產后血HCG應每48小時下降50%以上,2周內降至正常非孕水平<5mIU/ml。下降緩慢或反彈需考慮不全流產、滋養細胞疾病等。檢測值結合超聲結果可提高診斷準確性,持續陽性需排除異位妊娠。
藥流后建議每日記錄出血情況,避免劇烈運動及盆浴,2周內禁性生活。飲食宜選擇高鐵食物如動物肝臟、菠菜,搭配維生素C促進鐵吸收。適量飲用紅糖姜茶幫助子宮收縮,但避免活血類中藥材。出現發熱、惡露異味等感染征象時需及時使用頭孢克肟、甲硝唑等抗生素。定期復查期間可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功能,促進子宮復舊。完全流產確認前不宜游泳或使用衛生棉條,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預防上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