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痿不舉可通過口服PDE5抑制劑、雄激素替代療法、中藥調理等方式治療,通常由血管功能障礙、激素水平異常、心理因素、神經損傷、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西藥治療:血管功能障礙是常見病因,臨床常用PDE5抑制劑如西地那非、他達拉非、伐地那非改善陰莖血流。這類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與硝酸酯類藥物聯用。伴隨晨勃消失、性欲減退時,可能與睪酮缺乏有關。
2、激素調節:雄激素替代療法適用于血清睪酮低于8nmol/L患者。十一酸睪酮、丙酸睪酮等制劑可改善性功能,但需監測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導致的血管病變需同步控制原發病。
3、中藥調理:腎陽虛證可用右歸丸、五子衍宗丸溫補腎陽,陰虛火旺證可選知柏地黃丸。中藥療程通常需2-3個月,配合針灸關元、腎俞等穴位效果更佳。長期手淫史者多見舌淡苔白、脈沉細癥狀。
4、心理干預:焦慮抑郁導致的勃起障礙需認知行為治療。伴侶共同參與性心理咨詢,緩解操作焦慮。短期可聯用達泊西汀等抗抑郁藥,但需注意射精延遲副作用。
5、器械輔助:真空負壓裝置適用于藥物禁忌者,每日使用不超過30分鐘。嚴重血管病變可考慮陰莖假體植入術,常見術式包括半硬性假體、可膨脹假體兩類。
日常增加牡蠣、韭菜、核桃等助陽食物攝入,每周進行3次快走或游泳鍛煉。睡眠保證7小時以上,避免穿緊身內褲壓迫會陰。長期未改善需排查垂體瘤、腰椎間盤突出等器質性疾病,夜間陰莖勃起監測可鑒別心理性與器質性陽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