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肝炎患者需嚴格遵醫囑調整用藥,避免肝毒性藥物,定期監測肝功能,保持清淡飲食并戒酒。
1、藥物管理
立即停用可疑肝損傷藥物,更換為醫生推薦的安全替代品。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解熱鎮痛藥及中草藥等潛在肝毒性藥物。使用抗結核藥或抗腫瘤藥物時需配合護肝治療,如聯用復方甘草酸苷片、水飛薊賓膠囊等。記錄用藥清單供醫生評估,切勿隨意調整劑量或療程。
2、肝功能監測
每2-4周復查血清轉氨酶、膽紅素等指標,重度患者需住院監測凝血功能。若出現黃疸加重或腹水,應立即進行腹部超聲檢查。長期用藥者每半年篩查肝纖維化指標,必要時行肝穿刺評估組織損傷程度。
3、飲食控制
采用高蛋白低脂飲食,每日攝入雞蛋、魚肉等優質蛋白60-80克。限制動物內臟、油炸食品,增加西藍花、菠菜等富含維生素K的蔬菜。肝硬化患者需控制鈉鹽攝入,每日飲水不超過1500毫升以防水腫。
4、生活方式
絕對禁酒及含酒精食品,避免熬夜和劇烈運動。保持每日7小時睡眠促進肝細胞修復,可進行散步、太極等低強度活動。注意個人衛生,接種甲肝、乙肝疫苗預防重疊感染。
5、癥狀觀察
每日記錄皮膚黃染、尿色加深等變化,出現惡心嘔吐或意識模糊需急診處理。合并食管靜脈曲張者應進食軟爛食物,避免堅硬食材劃傷血管。隨身攜帶病歷卡注明藥物過敏史及當前用藥。
藥物性肝炎恢復期需持續3-12個月,建議每餐搭配新鮮果蔬補充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烹飪選用橄欖油減少脂肪負擔。保持穩定情緒有助于肝功能恢復,可嘗試正念冥想緩解焦慮。患者家屬應協助建立用藥提醒系統,定期陪同復查,家中常備乳果糖等預防肝性腦病的藥物。外出就餐時注意食品衛生,生冷食物須徹底加熱,避免寄生蟲感染加重肝臟代謝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