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間質瘤術后必須嚴格遵循隨訪計劃。術后隨訪是監測腫瘤復發、評估治療效果和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的關鍵環節,主要通過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測和臨床癥狀觀察實現。
胃腸間質瘤術后復發風險與腫瘤大小、核分裂象、原發部位等因素相關。隨訪頻率通常為術后前3年每3-6個月一次,3年后每年一次。隨訪項目包括增強CT或MRI檢查,必要時需進行PET-CT評估。胃鏡檢查適用于特定部位腫瘤的監測。
術后隨訪能早期發現局部復發或遠處轉移。約50%的患者術后可能出現肝轉移或腹膜種植轉移。基因檢測可指導靶向藥物選擇,如伊馬替尼、舒尼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應用。
少數患者可能因腫瘤低危特性或身體狀況不佳而調整隨訪方案。但絕大多數病例需終身隨訪,尤其是中高危患者。隨訪期間出現腹痛、消化道出血、體重下降等癥狀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