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流感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和氣溶膠傳播,其他途徑包括母嬰傳播和間接接觸傳播。乙型流感是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
1、飛沫傳播
患者在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會產生含有病毒的飛沫,這些飛沫被易感者吸入后可能導致感染。飛沫傳播是乙型流感最主要的傳播方式,傳播距離一般在1米以內。在人群密集且通風不良的場所,飛沫傳播的風險會顯著增加。
2、接觸傳播
病毒可通過患者的手或污染物表面傳播給健康人。當健康人觸摸被病毒污染的物體表面后,再接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時可能發生感染。這種傳播方式在家庭、學校等集體環境中較為常見,保持良好的手衛生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3、氣溶膠傳播
在特定條件下,病毒可能以氣溶膠形式在空氣中長時間懸浮,被遠距離吸入后造成感染。這種傳播方式多發生在密閉且通風不良的醫療場所,如進行氣管插管等產生氣溶膠的醫療操作時,醫護人員需采取嚴格的防護措施。
4、母嬰傳播
孕婦感染乙型流感后,病毒可能通過胎盤或分娩過程傳染給胎兒。新生兒也可能通過密切接觸感染的母親而患病。孕期接種流感疫苗可顯著降低母嬰傳播風險,對保護母嬰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5、間接接觸傳播
病毒可通過被污染的餐具、玩具、門把手等物品間接傳播。這種傳播方式在幼兒園、養老院等集體機構中需特別警惕。定期對公共物品表面進行消毒,保持環境清潔衛生,能有效阻斷間接傳播途徑。
預防乙型流感需采取綜合措施,包括在流感季節前接種疫苗,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掩口鼻。流感高發季節盡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保持室內通風換氣。出現流感癥狀時應及時就醫并居家休息,避免傳染他人。對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兒童、慢性病患者等,更應加強防護措施,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預防性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