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癇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多系統疾病,以下五類孕婦發生風險顯著增高:
初產婦尤其是年齡小于20歲或大于35歲的女性。年輕孕婦內分泌系統發育未完全成熟,高齡孕婦血管彈性下降,均會影響胎盤血流灌注。這類人群需加強孕早期血壓監測,建議每周測量2次并記錄波動情況。
患有慢性高血壓、糖尿病或腎臟疾病等基礎病的孕婦。妊娠會加重原有疾病對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誘發全身小動脈痙攣。孕前需將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糖化血紅蛋白維持在6.5%以內,必要時聯合產科與內科共同管理。
多胎妊娠或羊水過多的孕婦。子宮過度膨脹會機械性壓迫腹主動脈,導致子宮胎盤缺血。臨床數據顯示雙胎妊娠子癇前期發生率較單胎高3-4倍,這類孕婦應從妊娠20周起增加產檢頻率。
有子癇前期家族史或既往發病史的孕婦。遺傳因素可使發病風險提升至30%-50%,既往發病者再次妊娠復發率達20%-40。建議孕前進行MTHFR基因檢測,妊娠期每日補充100-150mg阿司匹林預防。
肥胖BMI≥28或妊娠期體重增長過快的孕婦。脂肪組織分泌的炎癥因子會損傷血管功能,體重每周增長超過0.5kg需警惕。營養干預應控制每日熱量在1800-2200大卡,增加深海魚類和膳食纖維攝入。
子癇前期典型表現為妊娠20周后新發高血壓≥140/90mmHg伴蛋白尿,可能伴隨視力模糊、上腹疼痛等癥狀。確診后需立即住院治療,重度患者需考慮終止妊娠。預防關鍵在于孕早期風險評估和規律產檢,高危人群建議妊娠12周起每日補充鈣劑60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