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失活術可通過化學藥物封藥、物理方法失活等方式治療,通常由齲齒進展至牙髓炎、外傷導致牙髓暴露、修復治療需要等因素引起。
1、化學失活:
采用三氧化二砷、多聚甲醛或金屬砷等失活劑封閉于牙髓暴露處,藥物通過擴散作用使牙髓組織壞死。該方法適用于急慢性牙髓炎無法保留活髓的情況,操作后需48-72小時復診取出藥物,可能出現暫時性咬合痛等反應。
2、物理失活:
通過激光或電凝等方式使牙髓蛋白變性失活,相比化學方法更可控。激光失活能精確作用患處且減少術后敏感,適用于部分活髓切斷術,但需要特殊設備支持。
3、適應癥選擇:
深齲近髓伴有自發痛、外傷露髓面積超過2mm、修復治療需降低牙髓敏感度時適用。需排除根尖周急性炎癥期病例,術前需拍攝X線片評估根尖狀況。
4、操作風險:
可能發生藥物泄露導致牙齦壞死、失活不全需二次處置、暫時性牙周膜反應等情況。精確控制藥物用量、使用橡皮障隔離、避免加壓封藥可降低并發癥風險。
5、術后管理:
治療后24小時內避免患側咀嚼,出現持續劇痛或腫脹需及時就診。多數病例在失活后7-10天需進行根管預備,期間臨時充填物脫落應重新封閉。
術后建議選擇溫軟食物如雞蛋羹、燕麥粥等,避免過硬或過燙飲食刺激患牙。保持口腔清潔可使用含氯己定漱口水,刷牙時避開術區。日常避免用患牙咬硬物,劇烈運動可能加重術后不適,建議治療當天減少體力活動。若出現藥物性齦乳頭壞死需專業清創,定期復查監測牙體變色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