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流鼻涕可通過生理鹽水沖洗、抗組胺藥物、減充血劑、抗炎藥物、抗生素等方式治療。該癥狀通常由過敏性鼻炎、感冒病毒、細菌感染、鼻竇炎、環境刺激等因素引起。
1、沖洗鼻腔:生理性鼻塞可通過生理鹽水沖洗緩解,使用洗鼻器或噴霧清潔鼻腔黏膜,減少分泌物滯留。每日2-3次沖洗能稀釋黏液,改善纖毛運動功能,適用于粉塵或干燥空氣刺激導致的癥狀。
2、抗過敏藥物:過敏性鼻炎引起的癥狀可選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第二代抗組胺藥。這類藥物能阻斷組胺受體,緩解打噴嚏和清水樣鼻涕,對鼻癢和眼部癥狀同樣有效。
3、緩解充血:偽麻黃堿、羥甲唑啉等減充血劑能收縮鼻腔血管,快速改善通氣障礙。連續使用不超過3-5天,避免反彈性充血。鼻噴劑形式起效更快,但需注意藥物依賴性風險。
4、控制炎癥:布地奈德鼻噴霧劑、氟替卡松等鼻用糖皮質激素適用于持續性癥狀,通過抑制炎癥介質減輕黏膜水腫。需要規律使用3-5天顯效,對鼻息肉或慢性鼻竇炎伴隨的阻塞效果顯著。
5、抗感染治療:細菌性鼻竇炎可能出現黃綠色膿涕,需阿莫西林、頭孢呋辛、克拉霉素等抗生素。病毒感染無需抗菌藥物,但合并細菌感染時需完成7-10天療程。
保持室內濕度40%-60%,避免接觸冷空氣或香水等刺激物。增加維生素C攝入,用生姜紅棗茶促進血液循環。嚴重持續癥狀需電子鼻咽鏡檢查排除結構性異常,長期反復發作建議檢測過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