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尿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泌尿系統感染、腎臟疾病、糖尿病、蛋白尿等原因引起,可通過尿液檢查、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等方式診斷。
排尿過急、飲水過少或劇烈運動后可能出現短暫性泡沫尿,尿液沖擊力增大導致氣泡形成。這種情況無須特殊處理,適當增加飲水量、調整排尿速度后泡沫通常會消失。避免長時間憋尿或過度脫水可減少生理性泡沫尿發生。
膀胱炎、尿道炎等感染可能導致尿液中混入炎性分泌物或細菌代謝產物,形成持久不散的泡沫。常伴有尿頻尿急、下腹墜脹等癥狀。確診需進行尿常規和尿培養,治療可選用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等抗生素,同時需保持會陰清潔。
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等腎臟病變會使尿蛋白濾過增加,形成蛋白尿性泡沫。尿液靜置后泡沫持續15分鐘以上不消散,可能伴隨眼瞼浮腫、下肢水腫。需檢查尿微量白蛋白、腎功能等,治療藥物包括纈沙坦、黃葵膠囊等,嚴重者需腎穿刺活檢。
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導致糖尿病腎病,腎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損引發泡沫尿。典型表現為多飲多尿,尿液帶有甜味且泡沫細密。需監測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控制血糖可選用二甲雙胍、阿卡波糖等藥物,同時限制高糖飲食。
病理性蛋白尿常見于高血壓腎病、狼瘡性腎炎等疾病,尿蛋白定量超過150毫克/24小時。泡沫特征為細小密集且久置不消,可能伴有乏力、食欲減退。需完善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治療基礎疾病同時可服用百令膠囊、腎炎康復片等護腎藥物。
發現泡沫尿應記錄出現頻率和伴隨癥狀,避免高鹽高蛋白飲食,每日飲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左右。長期存在泡沫尿或伴有水腫、腰痛等癥狀時,應及時到腎內科就診,完善尿常規、腎功能等檢查。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尿液顏色和性狀變化,控制血壓血糖在正常范圍,避免濫用腎毒性藥物,定期進行健康體檢有助于早期發現潛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