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尿急尿痛可能由尿路感染、膀胱過度活動癥、泌尿系統結石、前列腺增生或間質性膀胱炎引起。
1、尿路感染:
細菌侵入尿道引發炎癥是尿急尿痛的常見原因。大腸桿菌等病原體通過尿道逆行感染,刺激膀胱黏膜導致尿頻尿痛,可能伴隨尿液渾濁或血尿。確診需尿常規檢查,治療以抗生素為主,如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等,同時需增加飲水量促進細菌排出。
2、膀胱過度活動癥:
膀胱逼尿肌異常收縮導致尿急尿頻,但尿痛相對較輕??赡芘c神經系統調節異常、膀胱感覺過敏有關,表現為突發強烈尿意。行為訓練如定時排尿、盆底肌鍛煉是基礎治療,必要時可使用M受體阻滯劑如索利那新改善癥狀。
3、泌尿系統結石:
輸尿管或膀胱結石移動時劃傷尿路上皮,引發機械性刺激和痙攣性疼痛。疼痛常向會陰部放射,可能伴隨排尿中斷現象。B超或CT可明確結石位置,小于6毫米的結石可通過多飲水、服用α受體阻滯劑如坦索羅辛促進排出。
4、前列腺增生:
中老年男性前列腺體積增大壓迫尿道,導致排尿困難合并尿急尿痛。夜尿增多是典型表現,可能伴隨尿流變細。藥物治療包括5α還原酶抑制劑如非那雄胺,嚴重者需手術切除增生組織。
5、間質性膀胱炎:
慢性非感染性膀胱炎癥導致膀胱壁纖維化,表現為持續盆腔疼痛和尿急尿痛,排尿后疼痛緩解。病因可能與自身免疫異常有關,診斷需膀胱鏡檢查。治療采用膀胱灌注二甲亞砜或口服阿米替林調節神經敏感性。
日常應注意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飲水量,避免憋尿行為。穿棉質透氣內褲,性生活后及時排尿。限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飲品攝入,可嘗試溫水坐浴緩解不適。若癥狀持續超過3天或出現發熱、腰痛,需及時泌尿外科就診排除腎盂腎炎等嚴重感染。絕經后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軟膏改善尿道黏膜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