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疽可通過血常規、影像學檢查、微生物培養、組織病理學檢查、血管造影等方式確診。壞疽通常由動脈阻塞、糖尿病并發癥、嚴重感染、創傷、免疫缺陷等原因引起。
1、血常規:通過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比例判斷感染程度,C反應蛋白升高提示炎癥反應。需結合臨床表現評估全身感染風險,必要時進行膿毒癥篩查。
2、影像學檢查:X線可顯示軟組織內氣體影,CT能準確識別組織壞死范圍。磁共振血管成像適用于評估下肢動脈閉塞情況,分辨率優于超聲檢查。
3、微生物培養:取創面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明確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致病菌。藥敏試驗可指導抗生素選擇,對氣性壞疽需緊急開展厭氧菌檢測。
4、組織活檢:獲取壞死組織邊緣樣本,病理檢查可區分干性壞疽與濕性壞疽。特殊染色能鑒別血管炎性病變,排除惡性腫瘤導致的組織壞死。
5、血管評估:踝肱指數測量判斷下肢缺血程度,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是診斷動脈閉塞的金標準。經皮氧分壓測定有助于預測傷口愈合可能性。
日常需嚴格控制血糖水平,每日監測足部皮膚狀況。進行低強度有氧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改善血液循環,飲食選擇高蛋白的魚類、豆制品促進組織修復。出現肢體發黑、惡臭分泌物等典型癥狀時需立即就醫,避免自行處理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