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動脈造影后需重點關注穿刺點護理、水化排尿和活動限制。造影后24小時內需嚴格臥床休息,穿刺側肢體保持伸直狀態避免彎曲。
穿刺點護理需觀察有無滲血、血腫或疼痛加劇。術后8小時內每30分鐘檢查一次穿刺部位敷料,出現腫脹或淤青需立即壓迫止血并聯系彈力繃帶需維持加壓包扎6-8小時,24小時后可拆除。
水化排尿要求術后2小時內飲水1000-1500毫升促進造影劑排泄。記錄術后6小時尿量,尿量少于400毫升或出現排尿困難需及時告知醫護人員。腎功能不全患者需監測肌酐值變化。
活動限制包括術后6小時絕對臥床,24小時內避免穿刺側肢體負重。下床活動需遵循"30度-60度-90度"漸進原則,先搖高床頭適應體位變化,站立時需有專人扶持。一周內禁止泡澡、游泳及劇烈運動。
飲食建議選擇低脂易消化食物,避免產氣類食品。術后2小時可進食流質,6小時后過渡到普食。糖尿病患者需加強血糖監測,高血壓患者需規律服用降壓藥物。
造影劑過敏反應多發生在術后30分鐘內,表現為皮膚瘙癢、蕁麻疹或呼吸困難。遲發反應可能出現在24-48小時,出現發熱、寒戰等癥狀需及時就醫。術后3天需復查血常規和腎功能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