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下疳作為一期梅毒的典型表現,可通過觀察皮損特征、發生部位、伴隨癥狀、實驗室檢測及病程發展進行辨別。
1、形態特征:硬下疳初期為無痛性紅色丘疹,迅速進展為邊界清晰的圓形潰瘍,直徑約1-2厘米,基底呈軟骨樣硬度,表面清潔無膿液。需與軟下疳、生殖器皰疹等潰瘍性疾病區分。
2、好發部位:多見于外生殖器如陰莖冠狀溝、陰唇、肛門、口腔等性接觸部位。非典型位置如手指、乳房等也可能出現,需結合暴露史綜合判斷。
3、伴隨癥狀:約30%患者出現單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質地堅硬、無壓痛、無粘連。缺乏發熱、乏力等全身癥狀是與細菌性潰瘍的鑒別要點。
4、實驗室檢測:暗視野顯微鏡檢查潰瘍滲出液可發現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如TPPA、RPR在感染后2-3周呈陽性,兩者結合可確診。
5、自然病程:未經治療的硬下疳可持續3-6周后自愈,但病原體未清除。若觀察到潰瘍自行愈合伴血清學陽性,需警惕梅毒進展至二期。
日常需避免高危性行為,使用避孕套可降低感染風險。確診后需規范注射芐星青霉素,性伴侶同步篩查。飲食上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深綠色蔬菜,適度運動如快走、游泳以增強免疫力,定期復查血清抗體至隨訪期滿。